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文章
-
攻克燃料电池难点:哪种制氢技术更好?
2019-07-11
燃料电池汽车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的发展趋势,而氢气是新能源汽车中燃料电池的基础,也是为理想的清洁能源来源。氢气的制取是当前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面临的一大难点,虽然氢气制取的技术较为成熟,制取氢气的方式也有很多,但是成本、效率与可持续性的属性不尽相同。下文则将从主流的制氢方法中,不同制氢技术的成本、效率与可持续性来判断哪种制氢技术更好。详细分析见深圳一览众咨询有限公司撰写的《2018-2023年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及投资前景调研报告》。主要的制氢方法根据一览众咨询报告,制氢方法根据氢...
-
国内外燃料电池电堆及组件全景图谱
2019-07-10
电堆是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场所,也是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核心部分,由多个单体电池以串联方式层叠组合构成。将双极板与膜电极交替叠合,各单体之间嵌入密封件,经前、后端板压紧后用螺杆紧固拴牢,即构成燃料电池电堆。电堆工作时,氢气和氧气分别由进口引入,经电堆气体主通道分配至各单电池的双极板,经双极板导流均匀分配至电极,通过电极支撑体与催化剂接触进行电化学反应。图1氢燃料电池电堆构成国外乘用车厂大多自行开发电堆,并不对外开放,例如丰田、本田、现代等。也有少数采用合作伙伴的电堆来开发发动机的乘用...
-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制造技术
2019-07-10
质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的核心材料,质子交换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为了早日实现燃料电池的实用化与产业化,业界在质子交换膜的制造工艺和材料改性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进一步提高质子交换膜的使用耐久性、寿命和工作性能仍然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业化面临的主要任务。7月3-4日,以“风口上起舞,刀口上前行”为主题的“2019高工氢电产业高峰论坛”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3楼浦东厅盛大举办,来自车企、电堆及系统、核心材料、关键零部件、设备及氢气制储运等产业链各个环节的...
-
船用氢燃料电池??橄低成杓蒲芯?/a>
2019-07-09
1、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是目前有前途的清洁能源技术之一。它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的方式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为liu行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使用纯氢作为燃料,释放电能和热能,唯yi产物为水。由于中间没有机械能这一转化过程,整个燃料电池系统没有移动部件,极少需要维护,而且基本没有噪音。燃料电池也不属于热机,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其电效率一般可达50%以上。如果进行热电联产,系统效率可达85%以上。燃料电池与普通充电电池在结构上类似,区别在于其燃料由外部供给...
-
核心部件全面测试 助力燃料电池发展
2019-07-08
氢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对测试装备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和挑战,不仅包括功能及性能的测试,也包括安规、环境及EMC等相关测试,同时测试装备的进步也将助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7月3-4日,2019高工氢电产业峰会在上海盛大举行,来自车企、电堆及系统、核心材料、关键零部件及设备、氢气制储运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超500位企业高层共聚一堂,围绕产品技术及行业发展趋势展开深度探讨交流。在7月4日的会议现场,合肥科威尔电源系统有限公司(下称“科威尔”)燃料电池产品线研发总监彭凯发表了“核心部件全面测...
-
材料技术突破 关键部件降本
2019-07-05
作为高技术门槛的新兴行业,燃料电池行业正面临着技术不成熟、成本高昂等难题。这需要整车企业、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企业、核心材料企业、关键零部件企业及装备企业协同合作,共同推进国产燃料电池的产业化进程。继7月3日一系列重磅演讲之后,7月4日,以“风口上起舞,刀口上前行”为主题的“2019高工氢电产业高峰论坛”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3楼浦东厅精彩继续,来自车企、电堆及系统、核心材料、关键零部件、设备及氢气制储运等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超500位企业高层将共聚一堂,围绕产品技术、行业发展趋势及...
-
氢能:风口下的内虚
2019-07-04
7月1日,中石化集团宣布建成*座油氢合建站——佛山樟坑油氢合建站正式建成,日加氢能力500千克,以氢燃料公交车为例,4分钟完成加注,续航300公里。这是今年国内氢能火爆的xin一幕。从今年两会期间将“氢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3月26日四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氢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再到国务院li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多次明确表态大力发展氢能产业。政策层面频频释放积极信号,把氢能从产业低谷瞬间推向风口浪尖。在资本寒冬、贸易摩擦、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氢能却...
-
迎接新能源智能化电动汽车新时代
2019-07-04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面向2035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展望。分三点介绍:,纯电与纯电驱动技术。我要表达的观点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十年来,恰逢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从100Wh/kg提升到300Wh/kg,价格从5元/瓦时降低到现在低0.8元/瓦时,实现了蓄电池领域百年来革命性突破。从轿车角度来看,体积能量密度比重量能量密度更加重要,锂离子电池在体积能量密度是具有优势的,其他的高比能量电池在这方面还无法和锂离子电池竞争。我个人认为,锂离子电池有望成为车用电池主流技术。当然随着比能...